第1033章 萧不哒野:在日本实行大汉军功勋爵(2/2)
苏轼哪里有不肯的?
当即拜道:“臣谨遵德音指挥!”
“善!”赵煦颔首:“那朕明日便会命都堂上熟状,进黄纸,然后命翰林学士草诏!”
“只是……”赵煦看着苏轼:“学士此去,既是为文仲赎罪……”
“那么,学士就该在朕面前,立一个军令状………”
“以明确未来数年,海南路之各项指标增速!”
“只要达标,才能赎文仲之罪!”
……
就在汴京城中的赵煦,在召见苏轼的时候。
日本,石见国以东,大森地区。
数以万计的日本农民,在辽军的监视下,如同蚂蚁一样的在这座当地人称作‘佐摩山’的山区,砍伐着树木、移除地表的土壤,开凿着通向地下的矿洞。
一座座用于提炼白银的坩炉,在广袤的山区中,被建立起来。
浓烟滚滚中,坩炉内的银矿被溶解、分离、提炼。
一块又一块的银锭,在高温中被重新浇筑。
然后,由辽国工匠,打上专门的戳记,然后装到一个个木箱中。
最终,这些木箱被军人抬着,送到了石见城的辽日本征讨使府库。
此时,这个府库的库房内,已经堆满了银锭。
数千锭五十两重的银锭,排列的整整齐齐!
难以想象!
这只是辽人,在占据石见,找到了传说中日僧成寻曾到访过的石见银山后,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所提炼的白银。
超过十万两!
平均每天,产银超过了三千两!
另外,还得到了数千两的黄金!
没办法!
这里的银矿,实在太丰富,也太多了!
甚至都不需要挖太深的矿洞,就能找到银矿。
而且,矿脉矿石的含银量,是大安岛银矿的数倍!
甚至出现过不需要专门提炼的白银矿石!
这里,确实如那日僧成寻所言,乃是银山!
以目前的开采速度,未来年产白银百万两,黄金数万两,不在话下!
这让萧不哒野,开始为之沉迷。
于是,每天,他都要来府库看一次。
他紧紧的盯着白银的开采进度。
甚至连军事都有些松懈了。
至于什么京都,什么大政奉还之类的事情,更是被他抛到了脑后!
有此银山,何愁大辽不富?!
只是……
京都的那些日本公卿,似乎也听说了这里的事情。
银山的存在,让那些混蛋,似乎也开始癫狂。
那个名曰‘八幡太郎’的所谓日本第一名将,最近更是率军靠近了石见外围,跃跃欲试。
想到这里,萧不哒野就一咬牙。
“此地银山,乃是大辽的银山!”
“区区日本贼臣,也敢觊觎?”
“看来,是该给他们一点教训了!”
他已决定,发起一场战役,围歼那个所谓的八幡太郎的军队。
让这日本上下知道——大辽的银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惦记的。
当然,在那之前,他得先做一件事情——安定军中,特别是军中的女直义从们。
而,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欲收义从之心,用其勇武,没有比授田更好的激励。
正好,这日本诸国,打下来后的庄园与村庄,都有着大片的土地,可供分配。
刚好拿来,授给女直义从!
萧不哒野,连授田的标准和方式,都已经想好了。
不对……
是抄好了!
大汉二十一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当今天子,乃汉高祖之后,刘氏苗裔!
光大祖宗之制,合情合理!
于是,萧不哒野,花了大概三天时间,找了随军的十几个幽燕汉人文官,参考史记的记载,然后就写了一篇《乞于日本复祖宗军功勋爵名田宅疏》的札子。
就等着,国中来运白银的船只抵达,就可以跟着已经采掘冶炼好的白银一起送回上京。
只待天子批准,他就可以在这日本的周防、石见等地实行。
把所夺取的日本贵族庄园、土地,按照军功授给女直、渤海义从。
甚至可以考虑扩大到契丹、汉人军士。
只要愿意的,都授给土地,分给人口。
萧不哒野相信,只要朝廷批准,天子允诺,那么,不止这石见的银山,便是那日僧成寻口中所描述过的其他银山、金山,也都将是大辽的!
谁也夺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