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为道纵死心如铁(2/2)

此番李祺复仇心切,甫一得势就迫不及待的牵连公卿,还累及天下宗族,上下俱罪!

愚蠢至极!

他既然亲自制作了刀子递过来,不捅死他岂不是对不住这么好的机会?”

李原名沉吟,“资善,你是当今天官,御史方面你来发动,在朝中参他

老夫则暗中推波助澜,他重罚李氏,触及的可不仅仅是李氏宗族,而是无数由宗族所供养的士子

老夫在士林有些名望,便召集学生联名上奏,庙堂之上、江湖之中,处处喊打喊杀,他定无路可走!”

如今的大明朝没有宰相,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是名副其实的万官之上

詹徽同时还兼任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的职位,弹劾官员的权力和提拔官员的权力,都在他手中,不知有多少官员想要得到詹徽的青睐

况且詹徽不是贫寒出身,他父亲詹同也是大明朝的一任吏部尚书,两世皆为天官,底蕴深厚

他一声令下,无数官吏会为他做马前卒

李原名也不可小觑,他担任礼部尚书多年,又是享誉海内的大儒,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

其在士林中的声望远超詹徽,不要看他已经致仕,依旧能够搅动风云,某种程度上比詹徽还要难对付,已经死去的杨靖,比起这二人来,都差了一个级别

正常情况下,想要搞死这二人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涉及到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才有机会

“资善公”

詹徽道,说来很巧,詹徽和李原名二人的字都是资善

“徽认为让事件再多发酵一下,如今李祺可能正得圣宠,贸然弹劾定然不妥

此番他得罪的人不仅仅是我们二人,等民间的舆论发酵一下,我们再携着滚滚大势,直接将其碾死!”

詹李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

在李祺、李原名、詹徽等一干有心人的宣传之下

刘三娘子案的改判结果,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市井中到处都是讨论这件事的

相比较完全依附于宗族势力而生的乡村百姓,生活状态更接近于市民阶层的京城百姓,反应并没有那么强烈

只是议论着李氏宗族的狠毒,可怜刘三娘子的不幸

但是盘踞在京城中的无数学子,直接炸了锅

这是在挑战他们的认知

大明京城本就在南方,这里自然是南方学子的大本营

他们都是由宗族供养而出,又是宗族体系的得利者

李祺的改判在他们看来,堪称背弃纲常、无法无道,简直是人神所共愤!

而李祺则无视外间风风雨雨,依旧点卯查案

刑部堂中,李祺静静望着窗外,明明正值盛夏,他却仿佛看到了草木枯黄,叶落花凋

秋风凋落之日,风高杀人之时

————

时士林沸腾,怨声四起,陈英问祺可悔,祺曰:“余借旧宋辛弃疾之语,曰:为道纵死心如铁!”

铿锵如金,亦如磐石!——《明史·李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