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引蛇(二合一肥章求月票)(2/2)
贾秀才干笑道:“是要讲证据没证据不行”
贾大娘念佛道:“阿弥陀佛!真是造孽!这种事郭姑娘那样干净的人怎么做的出来?分明就是被冤枉的我就看不惯那江老婆子,嫌贫爱富说句不怕雷打的话,这都是她的报应!”
贾秀才忙劝道:“娘,人家儿子没了,难过失态是难免的”
贾大娘道:“儿子死了当然难过,那也不能胡乱冤枉好人哪!”
跟着又感叹,说谢吟风一个人带个还没出生的孩子,将来有得熬,“早知道今天,当日她就不该把绣球抛给江明辉”
大头菜一边啃馒头,一边骂道:“活该!”
贾秀才瞪着他,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贾大娘对儿子道:“郭姑娘被人冤枉,难怪他生气”
又对大头菜道:“算你还有点良心就是不长记性,没脑子”
大头菜吃完一个馒头,哼了一声道:“抢了我小妹的男人,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守寡!往后有她好受的”
贾大娘摇头道:“谢家能让她守寡一辈子?她肯定会改嫁的”
大头菜道:“三年要守的我们毛竹坞有规矩:男人死了少说也要守三年,不然人会骂江明辉死了,谢小娘们肚子里还有一个,她敢不守?人家不骂她不要脸才怪呢说不定还怀疑是她杀了江明辉我那天碰见我们村里来人吊丧,说江老婆子准备带姓谢的回毛竹坞守丧、生孩子早就要走的,案子没结,才没走成”
贾秀才听呆了,茫然地啃馒头,一口啃在手指上
……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睡不安稳
第二天去到学馆,却有一桩喜事等着他
他被景泰府学选拔为贡生,可入京城国子监读书
这是优贡选拔,并非通过岁考选的,十分难得
他欢喜之余,忙忙地准备礼物拜谢诸位提拔的先生
恩师暗示他,一位锦商罗老爷帮着出力不少
贾秀才如梦似幻,不知为何受人青睐
等他回家才明白原委:有冰媒上门提亲,提的便是罗小姐这罗家虽是二流锦商,家资十分丰厚,看上贾秀才有才情,愿意倾力培养但他口气也很委婉,说贾家若不愿也无妨,只管去京城读书
贾大娘听说罗小姐品貌不凡,动了心,想见一见
贾家困窘,由不得她嫌弃商贾,之前还想过与郭家结亲呢如今郭清哑关在大牢,前途未卜,她便想见见这罗小姐再说
贾秀才要劝阻,又不知用什么理由劝阻
谢吟风如今是寡妇,丈夫又是横死,若他提起她,母亲还不气晕过去,况且江家还要她守三年就算不答应罗家亲事,将来他想娶谢吟风也难若要拒绝这机会,又舍不得因此,他左右为难
贾大娘却自顾定了日子相看罗姑娘
看完回来十分满意,竟是立即要定下这门亲
这一切都源于罗家祖上是读书人出身,罗姑娘也知书识礼
贾秀才好说歹说,才劝得大娘缓几日再定
他暗自思索,想要见谢吟风一面,将近况告之
谁知贾大娘相看罗姑娘的消息,竟然传到谢吟风的耳朵里
这日,谢吟风有位昔日闺中好友去看望安慰她,说起罗姑娘,道“先说好跟我一块来看你的,近日她家里为她说了一门亲,她母亲不放她出门”
谢吟风随口问:“哦,罗妹妹说的是谁家的少爷?”
那女子道:“听说是个秀才,姓贾原在一家蒙学馆教书,才被选入国子监读书,不日就要去京城……”
谢吟风已经听不清她后面说什么了,只是强笑虚应
等送走她后,谢吟风便坐不住了
她迫切想要见贾秀才
可是,谢吟月的警告犹在耳边,使她踌躇不决
煎熬了一晚,第二天还没拿定主意
下午,她接到母亲传话,说朝廷委派大理寺官员来霞照审理此案,若查明郭清哑罪行属实,就地处斩,以正国法!
“只要找到杀害江明辉的凶器,郭清哑就跑不了”来人这样说道
谢吟风想起关在监牢里的郭清哑,忽然就下定了决心
她对江大娘商量说,看眼下这情形,田湖西的分铺暂时是开不成了,那边还有她和江明辉一些东西,她带人过去收拾拿来
江大娘便任由她去了
谢吟风带了一帮人收捡分铺的竹丝画,直到傍晚才完
吩咐人把货品搬回江竹斋,她让两个婆子拿了些家常用的东西随同过去,告诉江大娘,说她晚上不过去了,还要收拾衣物等用品,回头就去西街的宅子安歇
那婆子答应着去了
谢吟风又命锦扇带两个婆子和小丫鬟去西街的陪嫁宅子先准备她因为一直在江竹斋守灵,好些日子没过那边去了,怕看屋子的丫头懒惰还吩咐了叫熬大补汤,又做几个点心,说是为了孩子,她要好好调养身子这些活计,足够她们忙几个时辰的了
锦扇也应声去了
谢吟风变着法子将人都打发走后,吩咐她们晚点再过来接自己,然后命锦屏在穿堂前看守,防止有人从前面铺子进来,好通报给她,她才进屋写信
她很谨慎,决定写信给贾秀才,放在两人约好的地方
写了一半,又踌躇起来
这法子也有风险,万一信落在别人手上呢?
可若召唤贾秀才前来相会,似乎风险更大
她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决定
若要她什么也不做,她心里更像猫抓一样难受
一是因为郭清哑的罪行没落实,她不踏实
其二,想到贾秀才要娶别的女子她便心如油煎
她如今是江明辉的遗孀,身份尴尬;又因丈夫横死,处境微妙,所以,就算有娘家也不能公开出面为她做主,甚至都不能明说
贾秀才这一走,功成名就还肯认她吗?
等他娶了别的女人,将来若有良心,说不定会想法子纳她为妾;若没良心,只怕就将她丢在脑后了她熬到现在,可不想落下这个结果
哼,若是他敢变心,她不会让他好过!
她便低头继续写信
那时,外面暮色苍茫
苍茫的暮色下,一只乌篷船穿过密密荷丛,停在离江家分铺约半里的地方乌篷下先探出一个戴斗笠的脑袋,四下张望,又侧耳倾听觉得没动静,便回身说了句什么
须臾,一大二小三个身影下了船,轻轻钻入水中,往江家划来
******
今天大封推,八千更新求月票o(n_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