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续琴(2/2)
她这样告诉儿子和儿媳
大家都相信了
因为清哑,他们的小妹,那样干干净净的,绝不会害人!
接下来,清哑拿了纸笔和尺子来,将古琴构造图画出来,让郭大有细看参详,再次令郭大有明白,这活计是一点差错也不能出的
郭守业等人在旁看着清哑写出漂亮的字,神奇不已
他们不再害怕担忧,每个人心里被这秘密激得涨涨的……
不过,他们并不多问
其中缘故除了敬畏神鬼之外,还不肯为难清哑
清哑小时候不会说话,后来虽治好了,然她性子文静,天性少言,练习少,言谈能力自然比一般人就要差些
郭家人虽不承认,但心里都明白:清哑说话费力
闲言少述,郭家人确定清哑奇遇后,各怀心思歇息去了
唯有郭大有,一直对着那古琴琢磨如何下手
次日一早,他又搭船去镇上寻木料
郭家照常忙秋收,但隐隐的似在期盼什么
吴氏带着郭勤将园内枯枝落叶都用竹耙子归拢了,全弄去灶下当柴烧火;又命郭大贵将场院、石子路破损的地方都修补好、坑洼地填平,家中里里外外也都收拾得整齐清爽
这是时刻准备江家来人提亲
可是,等了一整天,也不见人来
下午,郭大有回来了,带了一小截桐木,说是人家砍了扔在屋后,搁了好多年的,就这么巧让他找到了给清哑看后,确定合适,他便动手修补古琴
清哑虽不会做,却一直在旁盯着二哥
她懂得古琴各部分关联,可防止二哥弄坏了它
又一天过去了,江家依然没有人来
众人虽做无事样,却都很焦灼,诸事都不顺心
郭大有没管这些,一心捣鼓古琴
忙了一天又一夜,到第二天傍晚,终于将古琴修好了
他未依照古琴原来形状修补,而是将损坏部分做成圆形从正面看,暗红的琴身上仿佛特意嵌了一块色泽不同的圆珠,独自架起一根琴弦,十分别致
清哑轻轻拨弄琴弦,音色沉厚不失亮透,心下满意
那时,一屋子人都盯着她看稀奇
郭勤催道:“小姑,快弹!”
郭俭和郭巧也催
清哑道:“吃了饭再弹”
众人只当她饿了,遂忙忙吃饭
等吃过饭,连郭守业也盯着闺女了
清哑却说:“洗了澡再弹”
遂去洗澡
众人无法,又强她不得,只好各自忙去
等清哑洗漱完毕,上去闺房,才坐下弹琴
郭勤、郭俭和郭巧都跟着去瞧热闹
然古琴不是让人听热闹的,这也是清哑无法说弹就弹的原因此时夜静人稀,一弯秋月挂在天空,她抚摸机缘巧合下得来的古琴,想起前世今生,心头无限感怀,信手拨弄,袅袅清音传入夜空,其意淡远悠长
这一弹,便再止不住了
郭勤皮猴一般的性子,听得无趣,很快跑了
郭巧和郭俭听着听着打起瞌睡来,小脑袋直点
郭大有站在妹妹闺房外,看着窗前全心弹琴的少女,心头一片安宁他觉得眼前情景很美,使他记起六月盛夏夜,他坐在自家乌篷船头,看着满月下的荷叶连绵无尽、荷花星星点点散布在荷叶间静静开放的情形
良久,他悄步上前,将熟睡的郭巧和郭俭抱下楼去
身后,抚琴的少女依然沉浸在梦中
厨房里,蔡氏和阮氏正烧水,准备伺候丈夫娃儿洗漱
阮氏聆听片刻才道:“小姑弹得好好听”
怎么好听,她说不上来
蔡氏随口道:“是不错我还是喜欢听唱戏弹的那个,又热闹又喜庆小姑弹得……太慢了,好像炒菜放少了盐,太淡了,不够味儿!”
阮氏没理会她,舀了水回屋
堂间,郭守业父子也静静地听琴
闺女弹的,他当然要听
听是听不懂的,但他无需听懂
在此琴音抚慰下,几十年人生沧桑都沉淀安静
“大全,弄些酒来”他忽然道
郭大全忙答应一声,招呼郭大贵拿米酒,他则去厨房叫媳妇将现成的油盐炒花生米、酱黄豆等弄了些端来,爷几个就坐在门口,你一盅、我一盅,无声轻酌
少时,郭大有也来了
爷几个这一喝就到了大半夜
眼看郭老汉双眼迷蒙了,郭家兄弟才将他送回房歇息
吴氏看着鼾声沉重的老头,嘀咕道:“吃了饭还喝酒!”
郭守业翻了个身,咕哝道:“张福田,配不上我……闺女……后悔……一辈子……”
吴氏正帮他脱衣,闻言手顿住了
所有人都睡去,四下万籁俱寂,清哑依然弹兴不减
琴声越过院墙,飞过门前水上层层莲叶,飘向田野
景泰府因两条流水——景江和泰江穿越全境而得名其中景江流经霞照县,在乌油镇汇集了霞水,然后途经绿湾村南一路东去
此时,轻雾荡漾的景江面上顺流漂来一艘大船
*
大力感谢朋友们支持还是要啰嗦一句:喜欢的请收藏,请顺手投个推荐票因为新书就是靠这些数据才能获得排名,或者由编辑安排广告推荐,才会被更多的读者看到为了更多的盟友加入,支持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