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波澜(1/2)
其中阴氏族人却是因为定国公府薛涛举发的缘故,族人死的死,逃的逃,不成气候,哪怕就是要起复,将来有三姓相助,也不知得是多少年以后
燕追的举动初时听来有些鲁莽,可仔细推敲之下,却又别有意图
他欲令人建国子监,想要瓜分谢氏利益,将天下学士的心收归己用,只是谢家的名号,非一时之功,要想扳倒谢氏,不是单单一个国子监便能办到的
无论此时燕追令人修建的国子监是不是利国利民的举动,但在真正的大儒、学士眼中,谢家族学才是正统,远高贵于国子监
人的名,树的影,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得燕追另使手段才成
而当年太祖编修《世族志》,将谢氏排列于燕氏之后,便在读书人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死伤无数之后,此事不了了之,事后不少人心中虽认为若论世族、门阀地位,谢氏在燕氏之上,可嘴上也是不敢提及的
若燕追再来一遭,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天下读书人哪怕心中有气,终有一日,谢家的声势也要被打压下去的
更何况他恼怒翰林院中的学士食君之禄,却为谢氏所用,为谢家而奔走,定是要为他们找些事做
这编修《世族志》一事交到翰林院中的人手上,这些学子怕是也会焦头烂额,又哪里有余力,再为谢家将来出力奔走
若推辞以编修之职,便是表明不愿入仕,谢利贞想借这批学子入仕的念头自然落空
但若是这批人才愿编撰《世族志》,那么谢家在他们心中地位却以是一降再降
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桩有利于燕追的事儿
更何况世族盘桓多年,数次遭屠戮,却死灰复燃的缘故,与世族之中,每一个族人心里凝聚力也是有关
而使这些世族分支一心一意捆绑一起的,便是荣誉、名望了
“我欲将天下世族、门阀,分为一宗三姓”
燕追淡淡的笑着,伸手替傅明华将衣裳整理妥当
“这大唐,最大的宗族,不应该是三姓,而应该是我燕氏”
他缓缓开口,没有大声的宣告,仿佛是在陈述一个天经地义的事罢了,尽显睥睨之态:
“哪怕是人人称道的谢家,也该排在燕氏之后!”
他直接剔除了如今已经遭围剿之下四处躲藏的阴氏,将昔日大唐里声名显赫的四姓称为三姓,若消息一旦传扬开来,对于四姓也是一个打击
傅明华的生辰,燕追一早便已经令人着手准备了,除命妇入宫朝拜之外,月底之时,燕追放榜诏告天下,欲修国子监的消息,又令翰林院再次编修《世族志》,排一宗、三姓,将燕氏定为第一宗族,载于书册
当初太祖令人编修《氏族志》的情景才过去二三十年时间,那年的腥风血雨,如今稍年长一些的人怕是都还记得
翰林院不少人接到这个消息时,都是忐忑不安,深恐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早朝之后,贺元慎出了建福门,进了待漏院,他进门之时,院中几位朝臣正以帕子擦头,喝着凉茶说着话
六月初的天气实在是闷热,他一进来时,众人看了他一眼,又将茶水喝完,招呼着收拾一番便准备出宫了
自上回他被燕追喝斥过之后,与他说话的朝臣便逐渐少了
人人都拿他当瘟疫似的,避之唯恐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