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韬光养晦(1/2)
——
胤禛的心撕扯着,生生地疼,他讨厌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似乎自己永远也无法掌控眼前这个女人,这让他觉得不安,觉得愤怒
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践踏他的痴心,他却舍不得让她死,也许,不是舍不得,只是不甘心他心里有太多的疑惑,为何朝夕温存,转瞬成仇,他恨透了她,而她似乎也对他深恶痛绝
他恨她是因为她不爱他,她的心里想着别人,而她恨他,这满腔的恨意又从何而来?
胤禛闭上了眼睛,紧咬的牙箍悲凉地打颤,他忽然后知后觉地想起,她跟春杏起争执的时候,他分明听到了有关“孩子”的字眼
孩子?什么孩子?难道?
仔细想想,自从她怀孕以来,确是小心翼翼,视若珍宝的呵护着自己的身子,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甜蜜与柔软,让她整个人光彩夺目,也令他目眩神迷她如果不在乎这个孩子,又为何会因为失去这个孩子而郁郁寡欢,甚至丧失了心智
胤禛突然意识到自己又犯了错,当初她夜里流产,他沉浸在自己的猜忌和对她的怨恨中,甚至不曾去了解过事情的真相,就因为那日年羹尧来府上探望过,他断定她是念起了旧情,才动了胎气,而一味迁怒与她,如今她丧失理智,变成了一个张牙舞爪的疯子,他却幡然醒悟过来她原是那样一个性情柔弱,善良细腻的女子,因为嫁给了他,而活得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说到底,是他的私心害了她,他无法做到完全信任她,就像他到现在也无法断定她是不是真的爱他,她的心里是不是还藏着年羹尧一想到这些,他就戾气满满,控制不住自己想伤害她,因为只有她痛了,她才会正视他的存在,他也会感觉到她对他的爱
此刻,她就安静地躺在他的面前,她明明是他的人,为何会离他越来越远
胤禛一动不动地撩着帷帐,着魔般的目光却执拗的盯着病榻上的女子
——
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康熙发兵救援
同年十月,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十二日,胤禵统帅西征之师起程,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列队恭送
在一片万众瞩目中,一身铠甲戎装,雄姿勃发的胤禵跪受敕印,望阕叩首行礼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是欣慰又是不舍,由衷地道:“朕等你凯旋而归”
胤禵正色颔首,谢恩行礼毕,乘骑肃队而行
出征的队伍渐渐远去,康熙的心却越来越沉,身后的诸位亲王贝勒、文武百官也是一脸肃穆
康熙在诸位皇子中挑选了十四阿哥出征到底是何意?
寒阳脉脉的午后,胤禛来到了隆科多的府上,两个人在亭子里下棋
胤禛执棋不语,隆科多面色凝重
“皇上对八爷心生嫌隙,又深知十四爷素来与八爷交好,西北战事重大,却是个绝佳的机会,皇上需要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子坐镇指挥,十四阿哥确是血气方刚,披坚执锐之人,此番派他出征,不仅能将此二人分开,也是对文武百官的暗示,不会再有官员因为立储之事滋生事端,朝廷从此清净,即使有趋炎附势的官员想要攀附十四,他远在天边,他们也够不着,而十四有了自己的追求,只想立功,不会再生事,更不会再依附于八爷,而八爷有了新的盼头,也不会铤而走险,而你胤禛则有了最大的对手,更不会冒进,皇上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
胤禛缓缓落下一子,笑了笑,似是不以为意:“国舅所言非虚,但我也绝不是坐吃山空之人,眼下,十四离京,两三载怕是难以荣归故里,皇阿玛身边可以信任的皇子只有我”
“别忘了,还有八爷,真以为毙鹰一事皇上就没有怀疑过有人暗地里动了手脚?”
“那国舅以为,是何人所为?”胤禛挑了挑眉
“随圣驾而行的诸位阿哥里,谁的嫌疑最大?”隆科多目光沉沉,举棋不定
胤禛笑了笑,“国舅在怀疑我?”
隆科多坚定地摇摇头:“不是你”
胤禛玩味似的看着棋盘:“何以见得?”
“皇上本就不喜欢八爷,更不会立八爷为太子,这一点你我都看得清楚,所以八爷从来都不是你的对手,你之前的对手是胤礽,现在的对手是你的胞弟胤禵”
“我是不会成人之美,但未必不会顺水推舟?”胤禛的眼神冷了下来
隆科多愕然抬头,有些不解:“这么张扬的陷害,实在不符合你的一贯作风”
胤禛又沉声道:“国舅又错了,毙鹰之事本是老八用来对付我的,他知道皇阿玛生性多疑,肯定会认为有人陷害于他,从而追查此事,挑起皇阿玛对其他阿哥的猜忌,搅乱政局,从而从中获利,却没料到,皇阿玛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不问不查,借此机会斩草除根,一举绝了他的后路”
“这么说来,八爷知道夺嫡无望,孤注一掷,走了一招险棋,反而走进了死胡同”隆科多暗叹不止
胤禛皱眉,缓缓落下最后一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隆科多低头,浑然不觉的看着棋盘
胤禛笑了:“国舅,你又输了!”
隆科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唉,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这几年你棋艺精进不少啊!闲暇时进宫陪万岁爷下下棋吧!”
“没有皇上的召唤,我怕是也只能和国舅你切磋一下棋艺了”
“怎么,你还要自守不前吗?”
“国舅方才也说了,不能冒进,眼下十四刚走,我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有道理,不显山不露水,静待时机便是!”
两个人相视而笑,动手整理棋盘上的棋子
——
又是一年盛夏将至,雍亲王府的院子里,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绿荫抖动下中传来阵阵聒噪的蝉鸣小寇子正在陪弘历玩蛐蛐,两个人跪在草地上,撅着屁股,玩得正带劲,胤禛不动声色地走了过来,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玩
小寇子又输了一局,登时气得吹胡子瞪眼,直喊着:“不玩了,不玩了,小主子你太厉害了,奴才真不是你的对手”
弘历小心翼翼地捏起自己的蛐蛐,仰起头得意洋洋地笑,目光一撇,却突然看到自己的阿玛正注视着自己,连忙收敛了许多,起身行礼问安:“阿玛吉祥!”
“王爷回来了”小寇子闻言,眼珠子一转,急忙从地上窜起来
胤禛上前一步,走到弘历跟前,定定地问:“太傅今日让你背的书,都会意了吗?字写得怎么样了?”
“回阿玛的话,孩儿都背下了也都领悟了,太傅还夸奖了孩儿”弘历摇头晃脑,认真地回答
胤禛甚是欣慰:“阿玛知道你向来懂事,最是勤勉刻苦,读书就是要下功夫才能学有所长”
“孩儿明白,阿玛,孩儿以后不贪玩了,这就去练字了,请阿玛放心!”少年弘历微微躬身,一本正经地回答
“去吧!”胤禛目送他离开
看到弘历跑了,小寇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干干地笑着,站在一旁
胤禛回过头来看着他:“小寇子,我让你帮我找的人找到了吗?”
小寇子连忙道:“找到了,都在城郊的院子里养着”
“好,咱们这就去看看”
两个人一前一后往外走去
城郊的一处荒宅里,七八位暗卫此时却现了身,聚集在一起
胤禛一一听完他们的禀报,又吩咐他们出去‘打蝉、捉蜻蜒、钓鱼’
斑驳的日光云影下,一干人等唰的消散开来,立下没了踪影
小寇子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胤禛端坐在屋檐下的圈椅上,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装置,圆圆的,像个斗笠
小寇子正要问什么,胤禛道:“把人都带出来吧!”
语毕,立时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赌棍被押了出来
胤禛笑了笑:“我发明了一样东西,今天想试一试?你们哪位愿意帮我?”
几个赌棍互相看了看,暗自警惕着,却没人强出头
胤禛冲小寇子示意了一下,小寇子上前两步,将一袋圆鼓鼓的银子双手奉上
胤禛接过银袋,在手上掂了两下,道:“谁愿意帮我,这银子就是谁的?”
几个赌棍立马眼睛贼亮,争先恐后起来:“公子,让我来吧,让我来吧!”
胤禛眯起眼睛,慢声道:“既然如此,不分先后,一起上吧!”
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胤禛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他们介绍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是我运用自己这些年的武学所成设计出来的一个暗器,我叫它血滴子,现在就让我看看,是它的速度快,还是你们跑得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