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章 日积月累与洪水滔天(2/2)

很多胡商在跟长安做生意得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习惯,春来秋走,如同候鸟一般。

今年当胡商们准备再一次走进长安交易的时候,却被万年县的衙役们指引去了曲江里。

此时的曲江里下陷的城防工事已经彻底的完工了,曲江里的百姓们甚至在这下下陷的坑道里灌了水,水面不高,却能有效的隔绝曲江里与外界的联系。

曲江里现在成了胡商们的货物集散地。

之所以不允许胡商们赶着骆驼进入长安,是因为整个长安城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全城卫生运动。

骆驼这种肮脏,气味又大的牲畜自然是不允许进入长安城。

胡人们的货物安置在曲江里,可以有效的保证他们的货物不受到意外的损失,同时也能将曲江里真正打造成一个以胡商贸易为主的里坊。

只要胡人在曲江里一天,总会给曲江里的百姓们留下一些钱,而且这里的百姓们空出来的房子,也能当做仓库,或者客栈,继续给他们赚一笔。百\\.\/度\\.\/搜\\.\/索\\.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朝廷如果不能主动地做这种杀富济贫的事情,等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达到一个极限的时候,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贫者,就会拿起锄头,叉子自己要求重新均贫富,均田地。

大唐自开国以来,百姓造反事件共有二十六宗,你应该好好地看看这些卷宗,不要看上面官府做的结具陈词,要看百姓造反的真正原因是啥。

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二十六宗百姓造反事件,绝大多数跟不公平跟贫穷有关。

至于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要推翻你李氏皇朝的造反者,说实话一个都没有。”

云初坐在一个草棚子里,眼看着长的几乎看不见头尾的车队驶向长安城,就开始给满肚子疑问的李弘解说他这样做的目的。

李弘瞅着车队道:“所以说,师傅现在刻意给胡商跟大商家的交易制造麻烦的原因,竟然是均贫富?”

云初笑道:“反正那些胡人万里迢迢的将货物运来长安,目的就在于交易,他们也一定会交易的,所以我们通过一些小小的服务,收取一些费用,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那些大商贾,我以后还要继续收拾他们。”

李弘依旧不解的道:“那些大商贾也是缴税。”

云初道:“一方白玉石,在昆仑山下就是一块石头,胡商运送来长安,就价值数贯,数十贯,一些好一些的石头甚至被他们吹嘘成价值连城。

朝廷虽然给这些大商贾制定了市场税,然而这点税对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达不到劫富济贫的目的。

在税赋起不到作用的时候,官府就该主动下场去做,小子,你记住了,官府的屁股一定要坐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而不是为了一小撮人去伤害大部分人的利益。”

李弘摇头道:“不对啊,我母后不是这样对我说的,她说维护身边人的利益是第一等的,而维护天下人的利益的时候,天下人是瞎子,看不见。”

云初想了一下道:“曾经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国王,他一生都在干一些倒行逆施的事情,当他的大臣向他进言,说这样下去,国家就会灭亡。

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那个大臣的吗?”

李弘皱眉道:“他怎么说?”

云初摸着李弘圆滚滚的脑袋道:“他说,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