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2)

第1037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元祐三年四月辛巳(初五)。

金明池中,百花绽放,蝴蝶飞舞,锦鳞游泳,亭楼阁榭,尽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之景。

成千上万的士绅贵戚、工商百姓的欢呼声,如海啸般,响动金明池内外,声闻数十里。

这是因为,当今天子,那位传说中的仁如汉文,宽若仁庙,英类太宗,果似唐太宗的君王,出现在了金明池中的水心殿阁台上。

数以万计的士绅、百姓、工商,都得以瞻仰天颜,目见圣容。

大宋立国,百五十余年以来。

百姓能瞻仰天子御容,得见天颜的机会,少之又少。

且基本都在开国的时候。

上一次,汴京父老得以瞻仰天颜,恐怕还是真庙被立为太子,车驾从太庙入宫的时候。

熟悉国朝历史的,甚至还会记得那次的事情的背后,还有故事:

父老得见太子,因唐末以来,天下就久未有太子,于是纷纷高呼:真社稷主也。

结果,宫中的太宗发脾气了:百姓但知有太子,不知有朕乎?

还是寇准入宫,好说歹说,才让太宗消气。

而彼时,距离太宗驾崩,只有三年了。

自真庙后,汴京父老,已久未见天颜。

今日得见,自是欢喜万分。

“官家万福!”

“陛下万年!”

欢呼声,不绝于耳,响彻金明池内外。

赵煦则微笑着,向着人群挥手致意,这一刻,他的脑海中闪现了他在现代见过的一个画面——三代将军,站在观礼台上,向着人群挥手。

彼时,赵煦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他能行,我为什么不能行?

旋即,这个想法就被他掐灭。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已不允许唯我独尊,威加四海的人出现。

但,如今,他重回中古。

这一夙愿,终于得偿!

此刻,赵煦听着山呼海啸的民众欢呼雀跃之声,以及如海浪般的膜拜之影。

他轻声呢喃着:“朕当为骄阳!”

“照耀万物,德被苍生,恩加海内,威播五大洲、四大洋!”

现代,三代将军,三代太阳,恩加半岛,所过之处,半岛民众皆热泪盈眶,情难自禁。

而在春秋,更有赵衰、赵盾父子,人称冬日之阳、夏日之阳!

这太阳,现代将军做得,春秋赵氏做得。

他大宋赵煦,自也做得!

于是,他对着岸上的百姓,再次挥手,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赵煦身后,伴驾的宰执元老、宗室外戚、勋贵大将们、辽夏使者,见此情景,心思泛滥,各有不同。

赵煦带着群臣,绕着水心殿的外郭平台,巡查四方。

每到一处,必与百姓挥手,然后引来更大更猛烈的欢呼声。

绕殿一周,赵煦才领着群臣,在护卫的御龙直簇拥下,回到水心殿,端坐到那专为赵官家特制的,观赏争标活动的御座上。

“诸位髃臣,都坐吧!”赵煦坐下来后,就轻声吩咐着。

童贯当即上前一步,高声降下德音:“大家有旨:赐诸位宰执元老、宗室宗亲、勋贵大将座!”

“谢陛下!”

文臣们在左相吕公著、右相蒲宗孟的率领下,分列两班,躬身谢恩。

武将则在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副都指挥使苗授、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刘昌祚、御龙第一将都指挥使狄咏的率领下,分列四班,再拜谢恩。

宗室宗亲与外戚勋贵,则在安化军节度使、大宗正赵宗晟、荥阳郡王曹佾的率领下,分为两班,躬身而拜。

辽使耶律琚、西夏使者田怀荣,也都行礼谢恩。

然后才各自坐到早就安排好的观礼席位上。

这个时候,入内内侍省押班、管勾金明池公事梁从政,入殿奏请:“大家,吉时已到,乞降德音,恩允争标!”

赵煦颔首:“可!”

于是,这当今地球上最盛大的体育运动兼娱乐活动:一年一度的金明池争标正式开始!

端坐在御座上,赵煦可以最直观、清晰的看到,金明池上的一切动静。

在金明池的西端,昔年为伐南唐而建的神卫水虎军旧营地中。

一艘又一艘的彩舟与小龙船,都已列好队形。

数不清的争标之士、杂耍艺人、水鬼勇士,都已在待命。

随着一声号令,四艘作为前导的彩舟,就已在军士们的操作下,缓缓向前,慢慢加速。

彩舟上载着的,却非是争标的军士。

而是各种各样,做各色打扮的人,他们或戴着狮豹、神鬼面具,或拿着掉刀,举着蛮牌,或持着一面面大旗。

有点类似现代的漫展上的cos表演。

不同的是,cos们是在舞台上,而他们是在彩舟上。

在这四艘彩舟两侧,各有两艘乐船,紧紧相随。

船上载着的是,来自大内仙韶乐部的乐师们。

皆是青春貌美的乐师,各执乐器,演奏着专属皇家的乐曲。

一时,丝竹管乐之声,在这金明池上悠悠而奏。

跟在彩舟、乐船身后的,则是一艘结着彩棚的船舶。

船头上,矗立着一位,站在竹竿上,穿着戏服的宫廷女艺人。

这女艺人,高高的立在船头的竹竿。

随着船的前进,缓缓的、抑扬顿挫的、用着某种腔调,高声念诵着,礼部和内侍省,为今年金明池争标而特意写的四六骈文。

其文大抵颂元祐之美,歌祖宗之德,顺便也向观众们简单的介绍今日争标活动的流程。

此艺人的角色,在大宋唤作‘参军色’。

其地位介于现代的主持人、话剧报幕员之间。

随着参军色致语结束。

她就这么的踩着竹竿,回到了船中的彩棚前,然后轻轻一跃,跃入彩棚上,稳稳落地。

赵煦见着,忍不住抚掌称赞:“善!”

“赏参军色交子五十贯,赐棉布五匹!”

这技术、这能力,确实当赏!

童贯当即领旨。

很快的,便有着人划着小舟,从水心殿中驶出,靠近那参军色所在彩船,将这个天子恩赏德音降下。

彩船上顿时欢呼雀跃。

参军色更是出彩棚,面朝水心殿,叩首谢恩。

而彩棚上下的艺人们,也都振奋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

于是,很快的,彩棚下面的门户,一个又一个的次第打开又关闭。

每当门户打开,就有着一个个傀儡小人,从中钻出,做各种姿态。

当门户关闭,小人们在棚中傀儡戏艺人的操作下,会做出各种动作。

或拱手,或作揖,或行叉手礼。

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彩船上,又走出一个身穿白衣的艺人与一个着绿衣的童子。

白衣艺人,持着钓竿,来到船头,童子拿着一根小小的槕走到船尾。

童子举槕,轻轻划着水面。

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彩船居然在童子的划动下,绕着水面,开始辽绕起来。

不止是岸上的百姓,便是坐在殿中的辽、夏使者们也都是瞠目结舌,继而目瞪口呆。

这还不算,那在船头垂钓的白衣艺人,也开始了表演。

他不断提杆,一尾又一尾的活小鱼,被他钓起来。

但吊诡的是——他的鱼线,从未入水。

但每次提杆,都能中鱼。

而且,都是小鱼。

每次中鱼,他都会起身,将鱼钩上的小鱼取下,然后向四周展示。

是真的活鱼!

鱼儿,还在蹦跳。

“神乎其技!神乎其技!”耶律琚和田怀荣看的,眼都不敢眨,不断的赞叹,不断的惊呼。

没办法!

他们哪里见过这等技巧?

赵煦听着辽夏使臣们的惊呼,也是龙颜大悦:“童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